从我知道学校今年的海外交流学习拓展到“艺术专业学生赴芬兰萨沃尼亚理工大学交流项目”的那天开始👬,就期待着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去体验异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体系。在申报👡、等待👨🏼🎨、准备🧜🏼♂️、学习等一系列紧张的准备过程结束之后🧚🏻,我的梦想得以实现。在大三第一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我同和我揣怀着同样目标和希望的大家一起踏上了芬兰的土地👜。我们作为学校第一批艺术生赴芬兰交流项目的学生而感到非常荣幸,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如此难得的条件赴芬兰交流学习🏈。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这宝贵的小半年在欧洲的美妙学习与生活经历🕵🏿♀️。
小半年的时间真的转眼即逝📊👨🏼🏫,如今已是4月份✋🏼,距离回国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里,我们每个人都改变了很多🌓。首先从一开始到来时对新鲜事物的渴望与期待,到几周后对家乡亲人朋友老师的思念,到如今对各方面都适应后的恋恋不舍……课堂上学到了更多的技能掌握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日常生活中学会了如何与室友及其他交换生相处融洽;旅行中的种种突发事件锻炼了我们的各方面能力❇️,增长了我们的见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社会经验与财富……
对我而言到芬兰以后改变最多的便是能正确看待学习与娱乐两者间的关系。不得不说在出国以前👊🏻,我是一个从来不知道如何正确分配与调节工作学业与放松娱乐时间的人,只要有作业便心里反复惦念,茶不思饭不香,因此往往会花大量时间在作业的“磨蹭”上,既失去了效率又常常难以做到劳逸结合🏺。而如今,我渐渐知道了,工作与娱乐都非常重要,只有心情愉悦才能有高效的工作。
在学校设施上,不得不说芬兰学校还是很棒的,比如随时随地想用就用的各种手绘板🍙👰🏽♀️,大小型打印仪,大小型3D打印仪🧜🏽♀️,设备及材料一应俱全的超大工作坊⭕️,手绘式投影仪……还有在杏悦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的已变成实物的学生作品,比如座椅、沙发🤳🏽、壁画、首饰、吧台🗣、手推车等等,杏悦虽然不大📹,但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与设计氛围。
在教学安排上,芬兰学校是将一学期分为两个学期🦟,一周好几门专业课同时上,且每周上课时间不同。老师们可能一下子布置好几项作业,并且可能没有明确的提交时间,最终全部作业的提交方式是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际以类似“毕业答辩”的方式开展的。学生主动向所有任课老师展示自己各课程所做的作业🦦,以老师📘、学生间轮流提问的方式来完成。这与习惯了一门专业课结束再进行第二门专业课学习𓀝,并且在清楚作业要求及提交日期后可以采取做作业“先松后紧”的我们而言🟦,在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之际才得知此消息时🧑🏻💼,着实是有些火烧眉毛👵🏼。千万不能重蹈覆辙。我认为这种教学有好有坏𓀝。优点是学生有很自由的做作业时间,可以随意支配各课程的学习工作进度,且每学期一次的答辩方式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与专业能力。缺点是一周几门专业课同时上,因此单门课程的推动力不强,引导力不够。但是对于对自身有约束有安排的人而言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了。
在学习上,曾经认为最大的障碍是语言🏃♂️➡️4️⃣,但是后来发现只要与老师,学生多交流沟通便没有什么大问题,主要就是要大胆讲英语🏊🏼♀️👩🏿💼,不要怕说错。
此次出国交流给我们带来的改变绝对受益匪浅,磨砺的不仅仅是身心,更有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贵经验💁♀️。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不仅仅是一次学习与了解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机会更是一个体验异国的文化结实新的朋友的最佳途径📋。在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日子里,我们会倍加珍惜,学习上不松懈做到劳逸结合🧑🏻🍳,不留遗憾🚴🏽♀️。